离婚后,父或母原则上不得擅自变更未成年子女姓氏。但实务中,法院在裁判时会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尊重具有一定判断和合理认知能力的未成年子女意愿,结合实际使用姓名的时长、认可与知晓度等因素,允许父或母单独变更未成年子女的姓氏。
标签:姓名权和名称权 婚姻的终止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日前,深圳某小区住户因车位长期被占,扬言要以50台宾利堵车位的事件引爆社会舆论。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多,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因车位归属或车位被占用而产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甚至不乏以极端手段解决的例子。
标签:民法典 侵权责任 物权的保护
被侵权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要求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直接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时要求其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且未采取必要措施时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标签:民法典 侵权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依该规定,将见义勇为负伤纳入视同工伤是否毫无疑义?如何理解“见义勇为”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之间的关系?
标签:工伤认定 见义勇为
各种形式的盲盒花样百出,在盲盒风靡全社会的同时,其背后的法律风险同样不可忽视。
标签:消费者权益保护 知识产权 法律责任
标签: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 民法典
佟柔是新中国民法学的开创者,率先提出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明确了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对中国实际的适用性。佟柔主持起草新中国《民法通则》,结束了当时民事领域基本无法可依的情况,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根本法律保障。佟柔老师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甘当人梯,树立了治学、为人、为师的榜样。
标签:基础理论 民法 民法通则
《民法典》第305条明文规定了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但与之相关的诸多法律问题,如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内涵、适用范围、行使条件以及受侵害后的法律救济等,皆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明晰。
标签:民法典 按份共有人 优先购买权
职员在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意外受伤或者突发疾病,此时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下文从司法实践着手,整理此种情况下的工伤认定的标准。
标签:工伤认定
本文意图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两个维度深入分析研究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背靠背”条款的相关法律问题,对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中“背靠背”条款的常见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并对风险防控提出实务建议。
标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背靠背”条款 附条件
互联网平台显示用户IP属地,是否构成侵权?首先,互联网平台用户IP属地不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条中规定的“可识别的”个人信息。其次,公开用户IP属地也同样不构成对用户隐私的侵犯。在大数据时代,应在法律框架之内,于情理之间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标签:互联网 个人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隐私权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侵权责任承担之基础也更加复杂,侵权法之学说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有新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系统性、深入地探究各类侵权行为的成立要件和法律效果,了解司法实务的态度,并掌握侵权法的基础理论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标签:侵权责任法 侵权行为 损害赔偿
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不少城市开始推行房屋限购政策,这也间接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借名买房现象。借名买房的情形包括哪些?借名买房的效力如何认定?借名买房的法律效果如何?小编将对这类问题进行一一回应。
标签:民法典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联系他人代收,意外遗失谁担责?未经同意,擅自存放代收点,遗失谁担责?
标签:民法 保管合同 网购
标签:民法典 民法典编纂 民法典释评
本文站在毕业生的角度,从协议内容出发,梳理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减少日后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标签:违约责任 社会法学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法律谈判是优秀法律职业工作者彰显专业技能的舞台。拥有专业谈判技巧的法律人,不仅可以发挥自身在法律知识上的天然优势,在制定谈判策略中有所帮助,而且能够通过在谈判中充分运用谈判策略与技巧,积极引导谈判的方向,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法律谈判技巧的学习,对于法律人通往优秀与专业的路径是不可或缺的。
标签:法治人才 法律谈判 法律实务
如今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了不少想要在城市中扎根的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难题。一些父母为了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为子女购置房屋提供一定的出资款。那么这类出资款的法律性质该如何认定?父母又能否要回自己的出资款项呢?小编将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标签:民法典 婚姻 夫妻的财产关系
恋爱期间互赠财物,在分手时这些财产能否要求返还,还得结合具体情形分析。
标签:民法 赠与合同 民间借贷
《民法典》后迎来中国的评注时代,法律评注都依照构成要件加法律效果的结构展开,连接民法基本理论和司法实践,以求穷尽法条之下可能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尽可能提供解决方案。评注不仅可以帮助实务工作者准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还可以推动学者进行更加务实的理论研究。
标签:民法典 指导性案例 法律评注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
学术链接 中国私法网 中国财税法网 中国刑事法律网 中国法学网 明德公法网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 元照法律网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法律出版社 人民法院报 罗马法教室 中国诉讼法律网 中国商法网 资本市场法治网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燕大元照 《法学家》杂志社 杨立新民商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