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递 | 《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
2022年5月6日      ( 正文字号: )
作者:竺效 中国人民大学 
[ 导语 ]

围绕着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司法适用,竺效教授组织教学团队编写了《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一书。在该书编写过程中竺效教授反复思索,如何将从1397份裁判文书中识别出来的30多份典型案例文书用于法律职业思维训练?能否设计一门成熟的课程,并配上专门设计的案例教材,探索一套特有的教学法?在竺效教授看来,如果案例教学仅停留在将案例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后提供给学生,并不能系统培养学生高效研读司法文书、科学分析案件和法律职业推理的能力。也许我们需要探索一套教学法、一本专用教材用以培养法科生辨析法律关系、识别法律规范、解释法律规范、进行法律推理的基本技能。

[ 内容摘要 ]

近日,竺效教授主编的《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竺效教授主编的《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的“姊妹篇”,是竺效教授教学团队在法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法律职业思维训练教育中的最新探索成果。

[ 内容 ]


在课堂内外,我们时有发现,在进行整个案例文书的阅读、分析、研讨时,多数未经专门训练者犹如面对一只张牙舞爪的“螃蟹”,“不知如何下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竺效教授计划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结合《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的专门知识点讲解,尝试进行教材改革探索,开发一本新的案例教材和一套训练方法,以培养学生面对完整案例文书时,能够从容不迫地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吃螃蟹”。因此,这本书应以向学生传授案例研习方法论为目的,以“绿色原则规范解释”议题为例,从教授学生在海量司法文书中选取典型案例出发,在完整阅读案例文书过程中贯穿运用竺效教授独创的“九问法”,帮助培养学生抓取案例重点内容的敏感度和能力。综合考虑后,本书名称确定为《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

《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章为一般方法,主要介绍了案例搜集方法、绿色原则的司法适用路径、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司法论证过程的“九问法”等内容。其中案例搜集方法详细介绍了本书包含的所有案例搜集步骤和方法,具有案例搜集训练的意义;绿色原则的司法适用路径则是通过阅读案例区分绿色原则在民事案件中的4种司法适用路径,并对每一种路径进行了界定和典型案例介绍,以使读者对绿色原则的司法适用全貌有整体印象;“九问法”则是竺效教授在阅读研习这些案例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帮助学生快速且深入研习思考的自问式的关键问题的一种环环相扣的探求方法,以引导适用者判断是否可以应用绿色原则规范解释的方法来裁判案例,以及如何平衡利益、如何说理、如何撰写判词。

第二章为物权领域案例分析示例。将选取的案例依据案由分为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害请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保护、添附取得、占有共五个类型。

第三章为合同领域案例分析示例。将选取的案例依据案由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共五个类型。

第四章为案例分析练习。这章的案例包含物权领域和合同领域的案例,主要供学生在前几章学习的基础上验证学习成效。

最后一部分是附录。其包含第四章案例分析练习的答案、知识点目录、全书用到的34个案例的汇总和简略信息表、以及全书案例的所涉理论概念、理论的知识关联性的思维导图。


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相较传统案例教材的编写方法,《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尝试进行了一定创新。作为主体内容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在编写时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第一,案例标签和《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知识点目录。这一部分内容是为了方便学生在《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一书学习的基础上,对整个案例开展完整研习;亦或是,在整体案例研习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时,可以配套使用《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以针对补充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

第二,司法裁判文书原文。基于对相关当事人信息保护的需要,编写团队在不影响案例研读的基础上对案件中的相关事实信息进行了模糊处理。

第三,问题及答案。这部分内容以“九问法”为基本框架,相关内容既包括对案件相关事实信息的总结提炼,也包含对法院相关判断的勘误性教学探讨。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向读者提供各个问题的答案,同时避免干扰学生独立思考,在涉及案件事实信息提炼的部分设计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获取案例文书中的相关裁判文书的原文信息,以便读者了解该问题答案分析所基于的信息来源于裁判文书的哪个位置。另外,在每个案例之后,印有可扫描链接完整判决书的二维码,扫描后呈现以彩色高亮、彩色字体等形式标注的该案例裁判文书所涉前述九个问题的答案分析来源,以便读者较为全面且有重点的掌握案件情况。

第四,编写人及案件编号。每个案例之后会有此案例编辑者的信息。同时,为了与《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一书阅读联动,编写团队沿用了“环境法实案释法”丛书的编号规则;并且在每个案例之后增加了北大法宝的案例索引号,以帮助读者去寻找原始的案例文书。


目前,《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和《环境法案例研习之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实案释法》两书皆已正式出版。两册图书均在简称表的背页(目录前1页)印有二维码,扫描可以观看竺效教授以“绿色原则的规范解释司法适用”为题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第110期教授沙龙上的时长约1小时的讲座,希望能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自学。




附:

该书所设计的阅读绿色原则规范解释类司法裁判文书需要回答的九个问题:

第一,一审原告的核心诉讼请求及主要事实依据是什么?

第二,一审被告的主要抗辩主张及主要事实依据是什么?

第三,一审法院经过审理查明的与一审原被告民事纠纷相关的案件基本事实是什么?(如涉二审,二审法院是否查明了新的相关案件事实?)

第四,一审(或二审)法官是否判明了与绿色原则相关的一审原被告之间产生纠纷的那个(些)民事法律关系?一审(或二审)裁判文书所确定的相关案由是什么?是否有能够直接适用于该纠纷解决的民事法律规范?

第五,法官是否准确判明了与绿色原则相关的那个(些)民事纠纷,一审(或二审)裁判文书所确定的相关案由是否准确?所适用的民事法律规范是否准确?若不准确,应当是什么,或者是否不存在可以适用的民事法律规范?

第六,那个(些)与绿色原则相关的纠纷可能适用的那个(些)民事法律规范,其(分别)与绿色原则之间的价值是否冲突?针对一个争议民事纠纷是否存在多个可能适用的民事规范,这些规范间存在价值冲突吗?据此判断,本案中绿色原则民事司法适用的路径是什么?

第七,如果属于绿色原则规范解释适用,请依照本书导论所提出的绿色原则规范解释司法适用的4个步骤,逐步分析,以判断法官是否及如何适用绿色原则。

第八,若经分析,确实可以采用绿色原则规范解释来解决所议民事纠纷,则一审(或二审)裁判文书在引用绿色原则进行裁判时,是否进行了利益平衡,如何评价所采用的利益平衡考量?如果未进行利益平衡,是否有必要进行利益平衡,该如何予以利益平衡?

第九,若经分析,确实可以采用绿色原则规范解释来解决所议民事纠纷,则一审(或二审)裁判文书是否进行了充分说理?是否同时引用了绿色原则及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

发表评论
推荐阅读
今日头条 | 离职时单位不配合办理离职手续怎么办?
主动离职的员工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配合办理离职手续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
今日头条丨“借名买车”的法律风险
“借名买车”行为是违法的。
以案释法 | 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如何处理?
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法律后果旨在平衡房屋共有人和交易第三人的利益。
热门排行
学术公告
相关文章

编辑:王滢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