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国》
作者: 柏拉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 1986年8月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他认为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本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最初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正如其结尾:“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二、《正义论》
作者: [美] 约翰·罗尔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1年6月
约翰·罗尔斯(JohnRawls),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现任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自五十年代起便潜心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作为公平的正义》(1958)、《宪法自由和正义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1966)、《分配的正义》(1967-1968)等论文。《正义论》是他集这些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
自由主义中的保守派只能接受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自由平等主义者则表现出对于实质平等的强烈关怀。罗尔斯在《正义论》当中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条原则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就是说,利益分配应该像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术与动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获得职位的机会。煌煌50万言的文字,便是围绕这两个原则展开的。
三、《功利主义》
作者: [英] 约翰·穆勒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8年5月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其代表作有《论自由》、《代议制政府》、《论自由及论代议政府》等。
功利主义是一种在西方影响巨大的伦理学说,其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以行为的实际功效或利益为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穆勒作为经典功利主义的行为规则导向者,在书中明确提出“最大幸福原理”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目的,简单而言就是经验意义上的趋利避害,穆勒补充说明的着重点是在快乐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比边沁是往前走了一步。在本书的第五章,作者论述了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向雨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