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系列——不当得利》
作者:杨芳贤
出版社:三民书局
出版时间:2009年3月
杨芳贤,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涉及台湾地区“民法”上有关不当得利的规定。本书在说明架构上,主要依台湾地区现行“民法”,区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展开。首先,各章节前均配有实例导引,先对各章基础法律概念做简要介绍,并尽量以学说及实务观点对导引实例问题进行解析。其次,本书对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判决中体现的态度,进行了归纳整理与评论分析。最后,本书还配有简要内容总结。
2.《不当得利》
作者:王泽鉴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王泽鉴,台湾著名民法学家,台湾大学法律系硕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名誉教授,前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
本书在整理分析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判例及台湾学者学说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不当得利”的理论体系。绪论部分阐释了不当得利“祛除”得利的制度功能,奠定了全书反对以衡平原则为不当得利请求权基础的基调,表明了全书的非统一说立场。第二、三、四、五章循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发生、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请求权、多人关系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法律效果脉络依次展开,每章均以案型为导引,配以细致分析。第六章探讨了不当得利的准用条款,第七章则考察了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全书采教义学分析方法,文字精炼,案例与说理搭配得当。
3.《不当得利》
作者:刘昭辰
出版社:五南图书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刘昭辰,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律系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系博士,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本书同样采“非统一说”立场,结合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在不当得利相关判例中表现出的最新态度写就。第一章理论基础通过不当得利与损害赔偿、解除等有关制度的对比,阐释了不当得利“去除不当利益”的制度功能,并通过对学说改采“非统一说”理由的详细展开,为后续章节讨论架构基础。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探讨了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与排除原因、三人给付关系、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第五章探讨了不当得利的返还内容与范围,涉及价额认定时间、所得利益不存在抗辩等问题。第六章最后探讨了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物上请求权的竞合关系。本书内容上既兼顾了不当得利理论的完整性,又在保证体系完整基础上辅以翔实案例以深化理解。同时,本书在部分王书一笔带过的问题上,如“所得利益不存在抗辩”、履行道德义务赠与上,引介了德国学者相关观点,并加入了作者本人的思考结论。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林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