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234:书单 | 拿什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发布日期:2023/3/20      正文字号:
[ 导语 ]

消费者权益保护一头关系国家战略,一头牵扯国计民生。从国家层面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果在制约内需持续扩大的诸多因素中起重要作用;从民生层面看,衣食住行更加安全是百姓的殷切期盼。何为消费者?法律应当如何看待职业打假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立法现状如何?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有哪些经典案例可供我们参考?域外又有何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时值315之际,本书单选取三本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著作,以飨读者。

[ 内容 ]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


 

作者:全国人大法工委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本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与立法的同志编写汇集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起草过程中整理收集的重要资料。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主要意见,涵盖惩罚性赔偿制度、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网络购物中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和无条件退货制度、虚假广告民事责任,以及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情况等重要内容。是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法律教学研究人员在学习、研究、实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在第一部分整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的重要文件第二部分收集了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综合性资料第三部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专项制度研究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介绍了相关境外立法情况


2.《消费者权益保护专论


 

作者:马一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马一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文澜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本书借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近修改的契机,对我国当前新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若干有重大价值、尚待厘清的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涉及消费法律关系主体、消费法律关系中的经营者义务、新型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法律关系中的民事责任等。一方面,本书遵循“从现实中提炼问题—用理论分析问题—回归实践指导实践”的路线,引证大量案例来比较分析,为实务中如何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提出建议;另一方面,本书充分考虑中国背景,案例选取以及模型构建都充分考虑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情境与宏观体制,着重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何在司法实务者手中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恰当地符合社会的一般认识并形成法律预期。

 

3. 《电子合同与电子签名法研究报告》


 

作者:张严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7

 

张严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金融学副研究员,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民商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院院长。

本书刊载的研究报告大概分为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实施以来的历程回顾,包含国家高层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相关指示和讲话,对当前消费者维权问题的难点和热点介绍,以及对不同区域的维权建设状况和司法实践层面的维权制度阐述。第二个板块对域外的消费者保护立法进行研究,包括对美国、以德国为例的欧盟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借鉴。由于本书是在疫情期间撰写,所以第三个板块介绍了亚太地区、欧洲地区、拉丁美洲地区、非洲地区、中东地区等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有关新冠疫情方面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本书为新中国首部关于消费者权益的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以往以及当前的消费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助力,有利于提升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利于普及我国消费者的权利维护观念。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杨诗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编辑:杨诗恒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