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16年10月6日 第30398篇《社会科学辑刊》 2014年第1期
我国基金会行政规制模式的转变
作者:蔡立东 吉林大学 
内容摘要
  本文作者:李晓倩;蔡立东
        以规制取向为标准,基金会行政规制可区分为管控型规制与激励型规制。准入资格控制、资金来源控制和人事安排控制构成了现行管控型基金会行政规制的支架,但这种模式无法繁荣基金会的发展,在根本上背离了基金会的私法主体性。应当实现基金会行政规制策略的转型,建立以“激励性规制措施为主、管控性规制措施为辅”的激励型规制模式,将规制重点由事前防范转向过程监督和事后问责。
关键词
基金会;管控型规制;激励型规制;
结构框架
一、管控型基金会行政规制的体系构成
1. 基金会的准入资格控制
2.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控制
3. 基金会的人事安排控制
二、管控型基金会行政规制的困境及诱因
1. 既定目的的不可实现
2. 实践中的满足不能
三、激励型基金会行政规制的替代可能性
1. 管控性规制措施作为辅助机制的优化
2. 激励性规制措施作为主导机制的完善


(实习编辑:张泽丰)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王爽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