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16年12月27日 第30737篇《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
抽象理论与现实关怀——以法人概念研讨和中国经济转型为例
作者:郭锐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摘要
 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之所以为无数法律学人所铭记,是因为由此中国进入了民事立法蓬勃发展的时期。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立法机关开始讨论制订统一民法典,这让民法学者获得对民事法律体系进行更为周延完备地设计的机会。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回顾《民法通则》制订的历史和思想背景,会帮助我们对民事法律进行总体性考察评估、破旧立新,以更有意识地推动法律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们践行古人“温故而知新”古训的良机。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法人人格;民事立法;现实关怀
结构框架
一、法学论战与立法
二、学术与立法
三、“商品关系论”与意识形态禁忌
四、法人人格与市场经济
五、法人人格与个人权利
六、结论:什么是法学家的贡献


(实习编辑:阙梓冰)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王艺璇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