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 第31098篇《法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社会团体法人自治与司法审查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
通过司法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社会团体法人与其内部成员或利用人之间的纠纷的可诉性问题,发现法院对此类诉讼采取了极度审慎、克制的态度,僵化地秉持着“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和“平等主体关系说”等判断标准,混同了社会团体法人“公”与“私”两个面向,将大量纠纷排除在了司法审查之外,社会团体法人的权力(利)行使已然成为不受司法监督的“法外之地”。法院应厘清社会团体法人在不同场合的角色定位,运用体系化的制度资源,分别适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社会团体法人与其成员或利用人之间纠纷的司法审查问题。
关键词
社会团体法人;实证研究;平等主体关系;自治;
结构框架
一、实证考察: 司法案例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理论阐释: 社会团体法人行为司法审查困境的同情式理解
(一)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僵硬理解
(二)对“平等主体关系说”的误读
(三)对社会团体法人意思自治的片面认识
三、 政策建议: 构建致力于纠纷解决的司法审查机制
(实习编辑:阙梓冰)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