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第31240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
《民法总则(草案)》若干法律规范去留问题大数据分析——以《民法通则》相应条文的司法适用大数据报告为基础
内容摘要
利用法律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辅助分析民法总则法律规范的去留问题。“被适用总次数”通用指标能够反映制度供给需求,“被适用次数排名前十的案由”总则属性特殊指标能够反映法律规范总则属性强弱。赞成删除作为民事主体制度的“联营”,但要注意与反垄断法领域的立法协调;保留“两户”制度不但符合社会需求,而且具有宣示和肯定改革开放成果的重大政治意义;建议部分暂留“个人合伙”制度,待民法典编纂完成时统筹整合。较短特殊时效制度的司法适用比例较低,总则性属性也较弱,赞成删除该规则。建议在“民法总则”中明确债权请求权行使方式,并以“连带责任”替代“连带之债”,规定“最终责任分担一般条款”。
关键词
结构框架
一、《民法总则(草案)》相关法律规范司法适用大数据分析概况
二、《民法总则(草案)》中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三类去留争议性问题
三、三种特殊民事主体制度去留问题的法律大数据分析
四、较短特殊时效制度去留问题的法律大数据分析
五、债法核心制度去留问题的法律大数据分析
(责任编辑:阙梓冰)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