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17年11月28日 第32038篇《法学评论》 2017年第6期
从“无印良品”案到“PRETUL”案:涉外定牌加工的法律性质
作者:王太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内容摘要
  尽管均涉及涉外定牌加工,但最高法院的“无印良品”和“PRETUL”案涉及的商标法具体制度和法律问题完全不同,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使用的法律意义也完全不同。“无印良品”案涉及的是商标形成和维持意义上的商标使用,在该案适用的商标法第32条后半段以及第59条第3款、第49条第2款的制度背景下,涉外定牌加工不构成商标使用。“PRETUL”案涉及的则是商标侵权判断意义上的商标使用,在该案适用的商标法第57条第1项和第2项的制度背景下,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使用完全是政策选择的结果。不同制度背景下商标使用的法律意义和商标使用的构成均各不相同。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使用取决于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问题,涉外定牌加工原则上不构成。
关键词
涉外定牌加工;“无印良品”案;“PRETUL”案;商标使用
结构框架
一、引言
二、“无印良品”案的法律依据、法律构造与法理逻辑
  (一)“无印良品”案的法律依据及其法律构造
  (二)“无印良品”案及其法律构造的法理逻辑
三、“PRETUL”案的法律依据、法律构造与法理逻辑
  (一)“PRETUL”案的法律依据与法律构造
  (二)“PRETUL”案及其法律构造的法理逻辑
四、商标使用的不同法律性质与涉外定牌加工的法律定性
  (一)不同制度背景下商标使用的不同法律性质与意义
  (二)涉外定牌加工原则上不构成商标形成和维持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三)涉外定牌加工可以构成商标侵权判断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五、结语
 
(实习编辑:任九岱)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王艺璇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