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第32160篇《政治与法律》 2017年第7期
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合同编的编订——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看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则的完善
内容摘要
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典总则编的关键内容之一;法律行为制度源自合同法,其规则也主要适用于合同法。民法典总则编中关于法律行为的内容对于分则中的合同编规则有着重要的影响。2017年颁行的我国《民法总则》中“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相对于1986年颁行的我国《民法通则》中的相应内容来说,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均有了重大的改变。这些创新主要包括:完善了沉默适用、意思表示解释的有关规则,增加了虚假表示和隐藏行为的规定,以显失公平吸收了乘人之危,增加了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的规定并对二者采取了区别规定;取消了合同的变更权,增加了重大误解撤销权行使期限的规定;对合同无效的判断标准采取了新的措辞。这些修订的绝大部分内容,一方面来源于对 1999 年颁布的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合理内容的总结与吸收;另一方面也源自对比较法经验的分析与归纳。这些内容都体现出立法质量的明显改善,在避免与总则冲突和简单重复的前提下,其中的部分内容应当为民法典合同编所体现。当然,我国《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部分的少部分增补,反映了中国立法者的一些独特立法政策考虑,从契约公平或契约效率的角度来看不 无争议;其适用效果有待于未来的司法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关键词
民法总则;法律行为;合同法;意思表示;合同无效
结构框架
一、关于意思表示及合意瑕疵
(一) 关于沉默的意思表示
(二) 关于意思表示的解释
(三)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
(四)关于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的合并
二、关于第三人欺诈与胁迫的问题
三、关于撤销权的行使
四、关于合同无效的判断标准
五、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修订的相关建议
(实习编辑:蔡蔚然)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