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18年2月4日 第32316篇《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
司法逻辑下的“假离婚”
作者:蔡立东 吉林大学 
内容摘要
法院裁判“假离婚”案件的司法智慧是贯彻“区分原则”:区分意思表示动机和内容,以确认当事人终止婚姻关系意思的法律效力;区分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以界分该意思表示之于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变动的不同法律效力;区分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以规制“假离婚”引发的次生问题。相较于将“假离婚”阐释为“通谋虚伪离婚”,司法实践秉持的“区分原则”契合了离婚的法律构造、离婚的运行机理以及公法和私法区分的法律逻辑,应该成为解决“假离婚”引发的利益纠葛和法律评价冲突的当然选择。
关键词
假离婚;司法智慧;通谋虚伪表示;婚姻法;法律效力
结构框架
合作作者:刘国栋

一、 “假离婚”的意涵诠释
二、 “假离婚”案件司法智慧的挖掘与整理
三、 “假离婚”法律解释路径的应然选择
(一) 动机与内容区分的裁判原则契合离婚的法律结构
(二) 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区分的裁判原则契合离婚的运行机理
(三) 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区分的裁判原则契合公私法划分的法律逻辑
四、结论


(实习编辑:罗骜)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杨慧敏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