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 第32342篇《人大法律评论》 2017年第1期
物债二分下的网络虚拟财产权——一个法律经济学的视角
内容摘要
围绕网络虚拟财产权的争议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草案)》)的物权化定位而日益炽烈。在正反双方穷尽传统民法资源而无法达成共识之后,法律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法律经济学看来,形式上“物债二分”背后是效果上的“物债一元”。物权和债权与其说是本质上的非此即彼,毋宁是界权成本上的高低多寡。在制度成本最小化的进路下,网络虚拟财产权的物权定位成本比债权定位的成本更低,配置效率更高,从而成为我国立法的更优选择。
关键词
虚拟财产;物债二分;配置效率;制度成本
结构框架
一、物权和债权的同质性
(一)“卡-梅框架”(C&M framework)的法学意义
(二)权利及其保护模式
二、物权和债权的异量性
(一)权利的成本类型
(二)物权和债权的界权成本
三、网络虚拟财产的界权成本比较
(一)虚拟财产权的公示成本
(二)虚拟财产权的认识成本、缔约成本、执行成本与争议成本
(责任编辑:康秉国)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