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 第34370篇《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
债权人视角下的担保制度——兼论《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立法构想
内容摘要
《民法典》的编纂为担保制度的革新提供了契机。传统民法物保与人保的二分是过时之举:作为物权的担保物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不小的问题;而人保的对人性假设,也无法妥善应对现代金融市场的挑战。现代担保制度的走向,应是在债权人的视角下,打破物保与人保的隔阂,实现多样性与可流通的制度整合。为了实现这一点,可在《民法典》中将担保制度独立成编;亦可将其纳入(经过修改的)总论;但最现实的做法,或许是在民法中对担保制度进行简约化处理,在充分考虑意思自治和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将其留给商法(或其他特别法)进行更为详实和合适的规定。
关键词
担保制度;缔约考量;信用增强机制;债权人;多样化与可流通
结构框架
引言:被割裂的担保制度
一、作为缔约考量因素的担保
二、现代市场中的担保:多样化
三、物权法中的担保:过时且失当的选择
四、担保的可流通趋势:人保与物保的比较
五、统一的担保制度:平衡多样化和可流通的市场需求
结论:担保未来的立法构想
(实习编辑:陈猛)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