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20年12月21日 第35287篇《清华法学》 2020年第3期
王成:《民法典》与法官自由裁量的规范
作者:王成 北京大学 
内容摘要
一部法典生效后,立法论的工作就要转向解释论。应当从解释论上尽可能使法典妥当地加以适用。与全国人大的立法活动相对,广义的法官自由裁量,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也包括法官在个案中的自由裁量。《民法典》一方面试图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又留下大量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有自由裁量的空间,就有规则被滥用的可能。《民法典》生效后,最高人民法院会进行大量的司法解释,法官也会进行不计其数的自由裁量。如何规范法官自由裁量,防止规则被滥用,是后法典时代的重要工作。制定司法解释时应当严守法律的授权范围及程序;法官在自由裁量时应当谨慎保守,依照法律解释的基本规则进行个案处理。
关键词
自由裁量 ;《民法典》 ;司法解释 ;九民会纪要
结构框架
一、《民法典》限制法官裁量的努力与现实
(一)《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的由来及演变
(二)第132条和第24条的立法目的
(三)第1186条规定的目的
(四)规则之内的自由裁量和规则之外的自由裁量
(五)通过废除公平责任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逻辑思路
二、《民法典》中法官自由裁量空间的成因及表现
(一)民法自身的特点,必然需要法官的自由裁量
(二)《民法典》大量保留先前立法,延续“宜粗不宜细”思想,留下大量法律漏洞
(三)《民法典》对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不做规定,留下大量法律漏洞
(四)《民法典》中某些条文留下过大解释空间
(五)《民法典》使用模糊的术语,有意将问题留待法官解决
三、法官自由裁量的类型及规制
(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制
(二)一个反面的例子
(三)法官在个案裁判中的自由裁量
(四)一个反面的例子
(五)小结
四、结论


(实习编辑:赵丽华)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罗寰昕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