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 第35505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
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演进与走向
内容摘要
宅基地负载着保障功能,同时具有财产属性,不同时期的宅基地制度在两者之间的权重各有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宅基地的财产属性愈发彰显。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的完善主要体现为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和转让(退出)等处分权能的强化。在确保农民不失地的前提下探索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宅基地“三权分置”,房地分离的模式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在供地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一户一宅”的住房保障政策应以多种形式加以实现。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解决目前超占宅基地、“一户多宅”问题的有效路径,但也应适用于供地紧张地区的初次分配。在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下放宅基地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宅基地有偿使用;宅基地审批
结构框架
一、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能完善
(一)现行法上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能及其完善的基本方向
(二)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完善的具体路径:抵押权能
(三)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完善的具体路径:转让权能
二、宅基地住房保障措施的多样化
三、宅基地有偿使用的探索
四、宅基地取得方式与审批制度改革
五、结语
(助理编辑:梁茜)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