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21年5月31日 第35642篇《武汉大学》 2021年第3期
《民法典》对产权保护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石佳友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摘要
《民法典》的颁行是落实“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大举措。保护产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产权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民法典》为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作出了贡献:一方面,改进了产权保护制度的规则,对产权确权、产权流转、产权分配、产权利用、产权救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深化了产权保护制度的原则,同时丰富了这些原则的涵义。作为产权保护核心原则的公平原则应当包含主体之间、代与代之间、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公平价值。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需要以《民法典》为中心。从实践逻辑出发,健全新时代科学的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点关注完善经营性资产产权保护、民生性资产产权保护、资源性资产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数字财产权保护。
关键词
经营性资产产权;民生性资产产权;资源性资产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财产权;公平原则
结构框架
(本文作者:石佳友  高郦梅)
一、产权保护政策的法律表达
(一)产权的内涵
(二)公平原则在产权保护中的适用
二、《民法典》对产权保护制度的改进
(一)《民法典》对产权保护制度规则的完善
(二)《民法典》对产权保护公平原则的深化
三、《民法典》与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
(一)《民法典》产权类型的划分及其实践发展
(二)健全产权保护制度的展望

(助理编辑:李永仙)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鲍生慧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