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 第35664篇《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
论“存疑推定为保证” ——以债务加入与保证的区分为中心
内容摘要
我国《民法典》第552条第一次在法律上规定了债务加入制度,弥补了合同立法的不足,但由于该制度与保证具有相似性且在实践中第三人做出的意思表示经常模糊不清,从而给法律适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第三人意思表示不明时,应当首先依据《民法典》第142条进行意思表示的解释,仍不能确定真实含义时,方可适用“存疑推定为保证”的规则。该规则弥补了意思表示解释规则的不足,有效平衡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符合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并将为《民法典》相关规则的贯彻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债务加入;保证;存疑推定;意思表示解释
结构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存疑推定为保证”是破解界分难题的重要标准
(一)制度层面界分的难题
(二)意思表示不清晰的难题
(三)二者并存的可能性增大了区分难度
三、“存疑推定为保证”规则的正当性
(一)“存疑推定为保证”充分尊重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二)有效平衡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四、“存疑推定为保证”的适用:意思表示解释先于推定
五、结语:“存疑推定为保证”的适用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