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 第36496篇《政治与法律》 2022年第8期
平台用工劳动基准的建构路径
内容摘要
平台用工劳动基准旨在形成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从业者的基本劳动条件。当前政策组合中的劳动基准规范属于雇主义务型劳动基准,以《最低工资规定》中的“正常劳动”和“劳动定额”为工具,试图将基于从属性劳动的劳动基准构造适用于平台用工。但平台用工因灵活性与自主性已突破“劳动过程受拘束”的劳动形态及劳动基准的雇主义务法理,形成承揽合同社会化的新形态,应探索基于经济从属性的任务计量型劳动基准,控制承揽任务单价、连续性和总量,并建立算法知情与集体同意规则,在劳动基准立法中采取“独立专章”的制度建构路径,在劳动条件领域推动劳动二分法向三分法转型。
关键词
平台用工;劳动基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算法
结构框架
一、平台用工劳动条件保障问题
(一)平台用工商业模式创新导致劳动基准制度空白
(二)平台用工算法对劳动过程的改造增大劳动强度失控风险
(三)平台用工的定价权缺乏规制促使劳动时间不断延长
(四)小结
二、雇主义务型劳动基准及其局限
(一)现行劳动基准的雇主义务法理
(二)基于雇主义务法理建构平台用工劳动基准的尝试及评价
(三)小结
三、任务计量型劳动基准的动因与法理
(一)承揽合同社会化的劳动变革是劳动基准变革的动因
(二)任务计量型劳动基准的法理构造
四、任务计量型劳动基准的制度架构
(一)基于承揽任务单价和总量的劳动条件保障
(二)多平台就业情形下的工作总量弹性控制
(三)平台用工算法知情与集体同意规则
五、结语
(实习编辑:胡玥)
http://zhen.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604e2f26-91dc-4d12-a770-a64822d4ae12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