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第36570篇《现代法学》 2022年第4期
《民法典》视域下身份权的教义重述
内容摘要
学界对身份权的关注相对不足,身份权在民法典视域下作何解读,值得探究。既有学说中的身份权存在客体空心化之弊,无法完成原权式构造。基于身份关系的义务性底色,《民法典》中的“身份权利”实为性质各异的诸种“权利”之集合。“身份权利”应限于婚姻家庭的基础性语境,其“身份”含义应与其他广义上的“身份”含义相区分。《民法典》第1001条的前后半句分别对应显性的“身份权利”的保护和隐性的身份法益保护,二者在方法上分别借由同用型指示参照适用和准用型参照适用对接各自的规范本旨。
关键词
身份权(利);婚姻家庭;身份法益;人格法益;参照适用
结构框架
引言
一、“身份权”的解构与“身份权利”的意蕴
(一)“身份权”不构成原权
(二)身份关系的义务性
(三)“身份权利”:性质各异的诸种“权利”的集合
二、“身份权利”的范围
(一)产生基础:“婚姻家庭关系等”
(二)与其他“身份”含义的区分
三、《民法典》第 1001 条的教义学构造
(一)显性的“身份权利的保护”
(二)隐性的身份法益保护
(三)《民法典》第 1001 条的方法论因应
结论
(实习编辑:潘婕宁)
http://xdfx.cbpt.cnki.net/WKC/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269e10d3-56e9-4d73-9273-b6f46f0bbbba#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