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论文集萃>民法>正文
2022年11月25日 第36688篇《中外法学》 2022年第6期
侵权法的希尔伯特问题
作者:程啸 清华大学 
内容摘要
侵权法的根本任务在于协调权益保护与行为自由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一些重大疑难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地阐释与适用《民法典》侵权法律规范,构建中国侵权法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这些侵权法中的“希尔伯特问题”包括:民事权益的区分保护应当通过何种路径加以实现?是否有必要区分两个层次因果关系及各自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侵权法应当如何保护纯粹经济损失?违法性要件是否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如何确定违反保护性规范产生的侵权责任?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能否扩张至网络空间?共同加害行为的主观要件如何及其与多数人侵权责任体系构建的关系为何?
关键词
民法典;侵权法;民事权益;因果关系;违法性
结构框架
引言
一、权益区分保护的实现路径
(一)权益区分保护的正当性
(二)实现权益区分保护的不同模式
(三)民法典时代权益区分保护的实现路径
二、两层次的因果关系及判断标准
(一)比较法上两个层次因果关系的区分
(二)《民法典》中两个层次因果关系的区分
(三)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问题
三、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
(一)侵权法对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限制
(二)侵权法中用于限制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方法
四、违法性要件的意义
(一)我国法对违法性要件的态度与学界争论
(二)民法典颁行后对违法性要件的再认识
五、保护性规范与侵权赔偿责任
(一)保护性规范的违反与侵权责任的连接
(二)我国法中连接公私法的转介条款
六、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规范目的
(二)安全保障义务适用范围的扩张问题
七、共同加害行为的主观要件
(一)共同故意说抑或共同过错说
(二)共同故意与多数人侵权责任体系的构建
八、结语


(助理编辑:潘婕宁)


https://mp.weixin.qq.com/s/FnY5RvgwqqRaTSFN9UY1eQ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编辑:潘婕宁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