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龙卫球
龙卫球,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富布莱特学者、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1985—1989年,江西大学,法学学士
1991—1993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
1994—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2002-2004,美国哈佛大学,研修
工作经历:
1989.7-1991.7,曾在江西省基层政府部门工作。993年12月起,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2001年起任中国政法大学民法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
社会兼职:
北航工业和信息化法治研究院院长(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主任
国家空管法规标准论证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互联网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物权法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立法专家委员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人民陪审员
工信部电子信息商务中心顾问和首届调解员
作为立法专家,先后参与《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立法制定,参与《公司法》、《著作权法》、《专利法》、《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律修改,担任《统一航空法》、《无线电法》、《飞机产业发展条例》等立法预研组长或主要专家,目前是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合同法编召集人之一。
个人荣誉:
2007年获宝钢教学奖;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2003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名师奖、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学奖;2002年获教育部杰出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教师”;2002年、2006年先后两届获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荣誉。
论文
《民事救济权制度简论》,载《法学研究》,1993年3期
《合伙的多种形式和合伙立法》,载《中国法学》,1996年3期
《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载《中国法学》,1998年3期
《罗马法的传统性和法律方法》,载《中国法学,1995年1期
《论我国企业制度现代化》,载《研究生法学》,1995年1期
《江平先生的法学教育之路》,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期
著作
《民事救济权论》(1993),
《企业集团法律透视》(专著,1995),
《罗马法的传统及其法律方法》(1995),
《合伙的多种形式与合伙立法》(1996),
《法律实在性讨论—为概念法学辩护》(1998),
《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为拟制说辩护》(1998),
《Property in China》(英文,1999),
《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2000),
《民法总论》(2001)
《为新业壮心可嘉 趁年轻一鼓作气》
《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下)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上)
《告别算数司法,请从许霆案始!》
《法律实在性讨论》
《债的本质研究:以债务人关系为起点 》(下)
《法学的日常思维》
《民法总论》(第二版)
《民法总论》
· 民法典物权编“三权分置”的体制抉择与物权协同架构模式——基于新型协同财产权理论的分析视角
· 民法典物权编“三权分置”规范的体系设置和适用
· 再论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权化路径
· 我国网络安全管制的基础、架构与限定问题——兼论我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当化基础和适用界限
·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 不动产登记性质及其纠纷处理机制问题研究 ——兼评《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条
· 数据新型财产权的建构及其体系研究
· 民法依据的独特性——兼论民法与宪法的关系
· 不动产登记性质及其纠纷处理机制问题
· 不动产登记性质及其纠纷处理机制问题研究——兼评《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1条
· 我国智能制造的法律挑战与基本对策研究
· 以治理思维勾勒网络安全立法蓝图
· 我国网络安全规制的治理思维与体系重点
·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的基本思路和制度建构
· 《法学的自觉》
· 《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构建与主要发展
· 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