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王洪亮
王洪亮,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西北政法大学 法学学士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
德国弗莱堡大学 法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4年秋季于深圳研究生院为法律硕士讲授物权法课程
2005年春季为法律硕士讲授合同法、非合同之债
2005年春季为本科生讲授公共课——合同法
2006年秋季为本科生讲授民法总论与外国民法(德国不当得利法)
社会兼职:
2012-今 中国民法学会理事
论文:
1、 《违约金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载《法学》,2013年第5期
2、 《强制履行请求权的性质及其行使》,载《法学》,2012年第1期
3、 《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构成与举证责任》,载《月旦民商法杂志》2012年9月,第37期
4、 《权利推定:实体与程序之间的构造》,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5、 《原物返还请求权构成解释论》,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 《论水权许可的私法效力》,载《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1期
7、Die prozessuale Realisierung von Hypothek nach chinesischem Recht, in Recht und Rechtswirklichung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2011, S. 35-48
8、《消费者撤回权的正当性基础》,载《法学》,2010年第12期
9、《交往安全义务基础上的物件致损责任》,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5期
10、《中国动产抵押登记效力规则》,载《名城法学(Meijo Law Review)》,日本,2010年第3、4合并号,第70页以下。
11、《论水上权力的基本结构》,载《清华法学》,2009年 第4期
12、《小产权房与集体土地利益归属论》,载《清华法学》,2009年 第5期
13、《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 第5期
14、《动产抵押登记效力规则的独立性解析》,载《法学》,2009年 第11期
15、《企业自由与社会约束视角下的消费者集团诉讼》,载汤欣主编《公共利益与私人诉讼》,2009年北大出版社
16、《妨害排除与损害赔偿》,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7、《实体请求权与诉讼请求权之辨——从物权请求权谈起》,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
18、Kreditsicherheiten nach dem neuen chinesischen Sachenrechtsgesetz— Veränderungen und Tendenz Chinesisches Zivil- und Wirtschaftsrecht aus deutscher Sicht, 2008
19、civil pre-trail procedure in China, in Cappi/Ramos ed. Oral and written proceedings: efficiency in civil procedure, Universitat de Valencia, 2008
20、《试论履行障碍风险分配规则——兼评我国《合同法》上的客观责任体系》,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21、《我国给付不能制度体系之考察》,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5期
22、《论基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实体与程序上的理论继受》,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3期
23、《事业单位在民法典中的定位——以学校为研究范例》,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24、《物上请求权的诉权与物权基础》,载于《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5期
25、《物上请求权制度的理论继受》,载于《中外法学》,2006年第1期
26、《分割所有权论》,载于《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7、《论所有权人与占有人关系》,载于《中德私法研究》,2006年第1期
28、《物上瑕疵担保责任、履行障碍与缔约过失责任》,发表于《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全文转载
29、《土地债务制度上的抽象构造技术》,发表于《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4期
30、《缔约上过失的历史嬗变》,发表于《当代法学》,2005年第5期
31、《从担保工具到信贷工具——德国土地债务制度》,发表于《杨振山纪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到第112页
32、《继受法律的理性化》,载于《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第1页到第14页(与杨振山教授合著)
33、《德国债权法的现代化》,载于《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03-7全文转载
34、《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研究》,载于《法律科学》,2000年2期;《中国民法学精粹》2001年卷,全文收录,独著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00-7全文转载
35、《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6期,李静合著,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2000年5月全文转载
专著:
1、《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Grundpfandrecht in China und Deutschland, Peter Lang, 2004。
合著:
1、《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立法解读》,担保物权部分,孙宪忠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2、《国有股权研究》,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民法典》与信息社会——以个人信息为例
· 《民法典》中得利返还请求权基础的体系与适用
· 所有权保留制度定性与体系定位 ———以统一动产担保为背景
· 民法典中解除规则的变革及其解释
· 论民法典规范准用于行政协议
· 论合同的必要之点
· 代物清偿制度的发现与构建
· 占有法律制度重构
· 《合同法》第66条(同时履行抗辩权)评注
· 不动产登记信息化亟待破解哪些难题
· 以物抵债的解释与构建
· 原物返还请求权:物上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
· 不动产抵押物转让规则新解
· 法律行为与私人自治
· 《债法总论》
· 违约金酌减规则论
· 析“人格权商品化”与“人格商品化权”
· “相对分离原则”下的保险合同与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