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朱庆育
学习工作经历:
1990.09-1994.07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本科)
1994.07-1996.08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赣州分院(今江西省赣州市检察院)(书记员)
1996.09-2002.07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2002.02-2014.07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历任副教授、教授)
2008.03-2009.04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国际私法与外国私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4.07-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
2009年起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
2011年起任《中德私法研究》(以书代刊,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之一)。
2011年受聘为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2014年受聘为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个人主要成果:
(一)论文类
原创论文
1.《孙子女、外孙子女能否成为法定顺序继承人》,《江西法学》,1993年第6期。
2.《是一种方法、仅仅是一种方法》,《读书》,1999年第2期。
3.《罪犯•犯罪嫌疑人•自由•语言》,《读书》,2000年第1期。
4.《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2期。
5.《抵押物转让效力之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担保法第49条》,《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6.《制定物权法的若干问题探讨》(第二作者,与杨振山教授合作),《法制日报》,2000年11月19日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
7.《多元格局下的法学——管窥2000年十种法学著作》,《法制日报》,2001年1月7日第3版。
8.《破产制度之功能与破产程序启动方式——尝试一种功能学派的视角》,《政法评论(2001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个人主义思想的古希腊渊源》,《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7期。
10.《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1.《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私法的走向》,《中外法学》,2002年第4期。
12.《民法典编纂中的两个观念问题》,《北大法律评论》,第4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3.《私法推理的典型思维:从司法三段论到意思表示解释理论》,《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5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意思表示解释:通过游戏而实现》,《清华法学》,第1卷第1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谁应当遵行民法?》,《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6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7.《从哲学之治到法律之治》,《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4年7月30日,第15版“思想版”。
18.《司法三段论与类推》,《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修辞学与法律思维》,《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戚渊、郑永流、舒国滢、朱庆育合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鸠占鹊巢——富勒“信赖利益”理论之检讨》,《私法的理念与制度》(费安玲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物权立法与法律理论》,《中外法学》,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22.《“买卖不破租赁”的正当性》,《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评<物权法(草案)>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5期。
24.《法律适用中的概念使用与法律论证——以泸州遗赠案为分析对象》,《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1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互殴、责任能力和与有过失之判断》,《中德私法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26.《法律行为概念疏证》,《中外法学》,2008年第3期。
27.《意志抑或利益:权利概念的法学争论》,《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8.《网络舆论难以承受民主之重》,《法制日报》,2009年8月10日,第3版(“声音•综合”)。
29.《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中外法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2期)。
30.《农村不动产交易中的契约自由与国家管制——以画家村房屋买卖案为分析样本》,《中德私法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民法法源的类型》,《中德私法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2.《私法自治与民法规范》,《中外法学》,2012年第3期。
33.《民法的“任督二脉”: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中德私法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4.《物权行为分离原则与中国所有权变动》,韩国《东北亚法研究》,第7卷第1期(2013年5月)。
35.《物权行为的规范结构与我国所有权变动》,《法学家》,2013年第6期。
36.《重访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中德私法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7.《宅基地如何进入市场?》(第二作者,与王卫国教授合作),《政法论坛》,2014年第3期。
译文
1.《法律与修辞学》(英译中,作者Chaim Perelman),《法律方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法律推理》(英译中,作者Chaim Perelman),《法律方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二)著作类
1.《意思表示解释理论——精神科学视域中的私法推理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教材类
1.《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四)项目类
1.《继承法基础理论及规范体系之重构》,教育部2013年度一般项目。
2.《房地分离与房地一体》,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