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武亦文
武亦文,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武亦文,男,1982年生,湖南冷水江人,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大健康法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民商法党支部书记、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2011年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工作,2014年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研究工作。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代表性论文
1、《网约车情境下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法律适用》,载《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2、《论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及其扩张》,载《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3、《保单现金价值强制执行的利益衡平路径》,载《法学》2018年第9期;
4、《保险人不当理赔行为的规制路径》,载《保险研究》2018年第7期;
5、《保险受益人制度研究——以中韩制度比较为核心》,载【韩】《企业法研究》第32卷第2号,2018年6月;
6、《保险法对价平衡原则论》,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7、《保险法因果关系判定的规则体系》,载《法学研究》2017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8、《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之限制性规范的科学配置——基于司法裁判文书的整理和分析》,载《中国农村观察》2017年第6期;
9、《民法典编纂中代理制度的体系整合》,载《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0、《保险合同索赔欺诈私法效果论》,载《保险研究》2016年第7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1、《保险代位权与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受偿顺序》,载《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6期;
12、《我国保险代位求偿困局的破解——以法律程序构造的改进为中心》,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2期;
13、《<保险法>上妨碍代位行为的类别分析及其区分规制》,载《保险研究》2013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14、《论责任保险人的抗辩义务》,载《法商研究》2013年第4期;
15、《保险代位求偿对象的类型化分析——以特殊法律主体为研究重点》,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
16、《保险代位权的非定义解读:内涵、区分及构成——基于<保险法>第59、60、61条》,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保险代位权在再保险中的适用》,载《保险研究》2012年第5期;
18、《未成年人寿险研究——以死亡给付保险为研究重点》,载《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6期。
代表性著作
1、《保险法约定行为义务制度构造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专著;
2、《责任的世纪——美国保险法和侵权法的协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译著;
3、《保险代位的制度构造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
4、《保险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副主编;
5、《保险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版,参编;
6、《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参编;
7、《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参编。
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保险法约定行为义务制度构造论》;
2、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保险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研究——以保险消费者保护为中心》;
3、2017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际建设工程中的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4、2017年度中国保监会部级研究课题:《中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第52批):《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危机启示与改革路径》;
6、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导向下的商事法案例实践教学研究》。
荣誉奖项
1、2019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十三届“尊师爱学——我最喜欢的十佳优秀教师”;
2、2019年荣获武汉大学第二届“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
3、2019年荣获武汉大学法学院2018年度“姚梅镇优秀教师奖”;
4、2018年荣获武汉大学2017—2018学年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5、2018年荣获武汉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6、2018年荣获“天达共和杯”武汉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7、2017年荣获武汉大学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15年获聘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珞珈青年学者;
9、2012年荣获武汉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10、2012年荣获第五届“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11、2012年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