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悦读驿站 >正文

法学茶座|今日头条|遇到“鬼称”,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发布日期:2023/6/27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  #经营者欺诈

导语

近日,抖音短视频平台博主“B太”发布的一系列有关“鬼称”的视频,在互联网引发热议。如“B太”与“中国质量监督”官方账号共创并于2023年3月29日发布的短视频,截止2023年6月27日,已经获得了130.0万次点赞、28.5万条评论和111.0万次转发。“鬼秤”是指不法商家为了牟利,修改电子秤的主板和软件,再用密码调制计量单位,导致计量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称重商品时店家“缺斤少两”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路边摊、夜市摊等流动性强的场所,消费者事后维权往往困难重重。法律上如何界定“鬼称”?消费者应该如何预先辨别“鬼称”,避免所买之物“缺斤少两”?消费者又该如何事后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内容

一、什么是“鬼称”?

“鬼秤”是指不法商家为了牟利,修改电子秤的主板和软件,再用密码调制计量单位,导致计量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情形。也就是说,“鬼秤”不但可以根据不法商家的需要显示虚假物重,而且还可以通过不法商家的“暗箱”操作恢复如常,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令工商执法人员难以查处。消费者日常所称的“七两秤”或者“八两秤”即为“鬼秤”,在业内被统一称之为“密码作弊秤”。此种“密码作弊秤”通过输入密码实现作弊状态和正常状态之间的随意转换,在键入密码后,电子秤上的任意按键都能使得物体重量或者总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除“密码作弊秤”外,不法商家通常还会通过以下手段“缺斤少两”:第一,抛物加码。在商家称量现场宰杀的活禽活鱼时,如果出现商家将商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后立刻将商品拿起的行为,此时会导致称量结果因惯性冲击从而使数值瞬间加大。第二,垫高称角。商品称重前,消费者应注意看清电子秤是否放在水平面上,商贩可能会用硬币、纸板垫高秤身一角,从而造成缺斤少两。第三,连盘/带皮称重。连盘称重是指,商家事先有意不将秤盘放于秤上,称量时将放有商品的秤盘放在秤上一同称重。带皮称重是指,商家未注明商品净重,将商品连带包装盒一起称重。连盘称重和带皮称重会导致将原本不属于商品本身的秤盘重量和包装重量,计算在商品重量之内。

总而言之,不法商家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使得称具的计量结果与实际不符,只要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就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和《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的“经营者欺诈”,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如何辨别“鬼称”?

消费者在购买称重商品时,可以通过“一看二听三核”的方式辨别“鬼称”行为。首先,“一看”指的是看电子秤是否有CMC制造许可证标志,是否张贴有效期内的强制检定合格绿色标签,商家输入的单价是否正确。其次,“二听”指的是,留心电子秤有无发出“嘀”的按键声响,如果有,很可能是商家在通过某种手段作弊。最后,“三核”指的是,消费者可以提前记下随身物品重量,并在交易时与该物品在商家称上所显示的称量结果进行对比;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在公平秤上进行重量复核。

消费者如何维权?

第一,消费者可以现场要求商家重新称重。如果消费者怀疑商家有“缺斤少两”的行为并且尚未离开,可以现场要求商家重新称重,并按重新称量后的价格付款。除此之外,多数集贸市场都配备了公平秤,消费者可以利用公平秤进行重量复核。

第二,消费者可以向商家主张索赔。如果消费者未当场察觉出商家有“缺斤少两”的行为,其在发现后应及时与商家协商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不法商家进行“鬼称”此类违法行为属于经营者欺诈,消费者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为依据向商家索赔。

第三,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如果商家拒绝协商解决,拒不承认其存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此时消费者应注意保留付款凭证,主动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27条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也就是说,不法商家使用“鬼称”或者类似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不但可以向不法商家要求赔偿,而且从事该违法行为的商家还应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结语

小小的一杆秤,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信任。常言道,誉从信出,不法商家“缺斤少两”的行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消费者在购买称重商品时要注意识别“鬼称”行为,保留好相关购买凭证,发现存在“缺斤少两”的状况时首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时可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图源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