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 《电子证据法》
作者:刘品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智慧法律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网络犯罪与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反腐败与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错案研究中心副主任、物证技术鉴定中心文书/痕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
随着涉网司法案件数量激增,电子证据已经成为“证据之王”。相较于传统证据,电子证据数量多、易篡改,在鉴真和审查上有着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性。本书内容涵盖原理、规则、科技、实践四个方面,关注区块链存证证据、电子数据鉴真、电子邮件真实性、大数据证据等前沿领域,结合网络虚拟财产案件、P2P案件等新型案件对电子证据理论作了详细阐释。本书的特色有二,一是体现了作者在法学和计算机交叉学科深耕的坚实积累,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论述有坚实的实务依据。
2.《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
作者:[英]理查德·萨斯坎德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英]理查德·萨斯坎德,牛津大学教授,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担任计算机与法律协会(Society for Computers andLaw)主席、英国首席大法官战略与技术顾问,以及牛津互联网研究院(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顾问委员会主席。已出版多部广受欢迎的著作包括《律师的终结?》(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牛津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
随着社会生活逐渐被互联网渗透,线上已经成为当代生活的重要场域,司法转移到线上的可能性也正在被探索。本书作者萨斯坎德教授在长期主持英国线上司法改革过程中受到启发完成本书,行文既有法理和价值上的理论论述,也有对各国在线诉讼改革实践的精细介绍。从体例上看,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法理角度介绍了为何公办线上法院有必要。第二个部分描述了作者眼中理想线上法院的图景。第三个部分对反对线上法院的观点进行了逐一反驳。第四部分,对AI等未来技术应用于线上法院作出评价。总体来说,作者对用新技术改造法院持乐观态度,在书中描绘了与当今诉讼制度完全不同的未来司法构想,颇具启发性。
3.《电子诉讼规则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电子诉讼规则研究论文选编》
主编:方向
副主编:石松、肖建国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方向,2020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电子诉讼规则研究”主持人,中国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代表大会第八次会员代表、曾任司法部律师司干部,办公厅秘书,《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辑,全国律协党组成员,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先后兼任中国法学会信息法学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秘书长。
近年来,线上诉讼已在实践中逐渐铺开,法院作为线上诉讼改革的直接实施者,能够通过审判实践观察到在线诉讼推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本书是由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互联网时代电子诉讼规则研究”支持编著的一本论文集,编者为兼具实务和理论经验的知名学人,所选文本来自法院系统、法学院和法律实务工作者,体现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从体例上看,本书分为综合篇、司法区块链篇、电子证据篇,对电子诉讼实践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王常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