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
作者:[美]亚伦·普赞诺斯基、[美]杰森·舒尔茨
译者:赵精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美]亚伦·普赞诺斯基(Aaron Perzanowski),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知识产权法教授。
[美]杰森·舒尔茨(Jason Schultz),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法与政策中心主任。
赵精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网络法。
随着数字时代蓬勃发展,以用户终端许可协议为依托的虚拟财产和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数字版权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部分,上述新兴概念对现代财产法体系提出了挑战。数字经济之下的个人权利保障规范应如何重塑?《所有权的终结:数字时代的财产保护》一书立足于黑格尔的思想“财产所有权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从用户许可协议、数字版权等方面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对传统所有权概念的消解。书中指出,由于互联网中一切行为和财产均无法脱离架构和基础设施,个体在技术和法律上对无形财产的控制力降低,这一现象或将导致主体性的丧失。作者从法律视角对现行立法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完善个人财产权保护的独到见解。
2.《财产法体系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财产法逻辑》
作者:李国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李国强,法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国土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民法学、财产法学、土地法学。著有《相对所有权的私法逻辑》《物权法讲义》等8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
我国目前已经编纂完成《民法典》,但在具体解释与适用上仍存在许多亟待厘清的问题。在财产权方面,新型物权客体与传统财产权理论不兼容、数据权利与虚拟财产保护规范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本书一方面探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人格权衍生财产权、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等具体民事权利的保护与规范适用问题,另一方面对现代财产法体系进行再审视,尝试探索财产法理论的创新逻辑及其规律性。作者以功能主义为视角,试图构建一个打破传统二元封闭体系的更为开放的财产法体系,为我国财产法基础理论体系更新提供了新思路框架。
3.《数据资产运营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牟萍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牟萍,法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百名高层次人才,司法鉴定专家。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数据资产成为互联网公司运营的一项重要资产,数据投融资概念日渐火热。然而在数据资产运营层面,尚有许多法律问题未能厘清。《数据资产运营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一书首先阐明了数据资产的概念与性质,随后聚焦于数据资产的合规层面,探讨了数据资产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矛盾、数据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法律问题。最后,作者针对数据资产运营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相应的合规建议。本书借鉴了知识产权法领域的成熟经验并将之运用于数据资产运营的实务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潘婕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