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法律书屋 >正文

书苑新香|《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

发布日期:2016/4/26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诉讼外和解

导语

本书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规划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书内容包括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原理和实务两大部分。在原理部分,阐述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与发展、性质与法律地位、功能及缺陷、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程序和效力。在实务部分,介绍了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民商事仲裁制度、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交通事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内容

 
【作者简介】
王琦,法学博士,海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规划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书内容包括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原理和实务两大部分。在原理部分,阐述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与发展、性质与法律地位、功能及缺陷、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程序和效力。在实务部分,介绍了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民商事仲裁制度、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交通事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目录】
第一章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第二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类型
第三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第五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及其缺陷
第六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
第七章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
第八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
第九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程序和效力
第十章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第十一章我国民商事仲裁制度
第十二章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
第十三章我国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第十四章我国交通事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第十五章我国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第十六章我国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第十七章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精彩书摘】
人民调解员调查的重点是:(1)调查纠纷当事人的个人资料或单位资料的真实性。人民调解员应当弄清当事人提供的个人资料或单位资料的真实性,防止产生新的纠纷。(2)调查纠纷的事实和情节。为了在调解中取得较有利的地位,当事人往往会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情节,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情节则避而不谈。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是“真实与虚假并存”,人民调解员不能偏听一方当事人的陈述。为了准确了解纠纷的情况,把握纠纷的脉络,对于当事人反映的事实和情节,调解员应当调查核实,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当然,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也负有提供证据材料加以证明的责任,即“谁主张,谁举证”原则。(3)调查纠纷当事人各方的要求及其理由。人民调解员要注意明辨纠纷各方提出的调解请求及其理由的合法性,防止出现不合法、不合理的调解结果,如一些恋爱纠纷中,当事人要求赔偿分手费、青春损失费等,调解员应当宣传法律,及时说明。(4)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司法解释。
 
(责任编辑/赵泽睿 实习编辑/杨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