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法律书屋 >正文

书单书评|专题书单: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探索书目

发布日期:2019/9/21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导语

知识产权与技术的联系非常紧密,生产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具体问题,导致人们在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异常发达的细节研究而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抓住本质,进行提纲挈领的体系化理解,要求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逐渐进入知识产权法学的精神家园,可以从以下几本书切入。

内容

 

知识产权与技术的联系非常紧密,生产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具体问题,导致人们在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异常发达的细节研究而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抓住本质,进行提纲挈领的体系化理解,要求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学习和研究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逐渐进入知识产权法学的精神家园,可以从以下几本书切入。

 

一、知识产权权利属性研究——一个政策维度的分析

 

肖志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肖志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系知识产权法教研室副主任,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站博士后。

本书认为,探讨知识产权的法律属性,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脱离政府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来孤立求解,则无法解释知识产权制度在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利益平衡等因素相异时产生的频繁变化。本书立足于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维度的阐释,梳理了已有的知识产权私权属性学说,并回顾了版权法、专利法的制度历史和权利定义。从制度实证的角度出发,选取了数据库和集成电路两大知识产权客体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知识产权在产业政策、竞争政策上的工具属性和公共政策利益平衡的功能,得出结论: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形成、变迁的主导因素是利益集团,国家在立法过程中不断为平衡利益集团的诉求和公共利益而做出努力

 


二、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Justif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罗伯特·莫杰思著(Robert Merges)

金海军 史兆欢 寇海侠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版

 

罗伯特·莫杰思,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享有国际盛誉。

本书乃莫杰思的十年心血之作,通过广泛而有力的阐述,为知识财产权这种当下最具生命力的财产权,提供了一种复杂而精致的合理性证明。本书以洛克基于财产获得的劳动理论为基础进行拓展,吸收康德的个人自由理论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为知识产权提供哲学上的正当性解释,作为知识产权中层原则的思想基础。同时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对当下较为热点的数字时代的财产权、发展中国家的药品专利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思考。

 

 

三、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李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李琛,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已发表法学论文三十余篇,著有《知识产权片论》等。

本书怀着将“知识产权法术”升华为“知识产权法学”的理论化情结,展开了针对将知识产权理论进行体系化的思考。本书首先明确了作为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化思维的重要意义,并梳理现有知识产权法体系的评价和阻碍知识产权体系化的因素。接着在第四章从知识产权对象和知识产权法价值原则两方面对知识产权体系化的建构进行反思,并将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和民法的体系化进行比对,重新思考知识产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具有较强的理论建构意义。

 


四、知识产权法:国际的视野与本土的使用

 

冯术杰著

法律出版社

2016年版

 

冯术杰,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标法和竞争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

本书为清华法学文丛系列中的知识产权论文汇纂,分为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地理标识、知识产权法的国际条约、知识产权的国际私法问题,共六个部分。各部分收录了反思国际经验和本土适用的相关论文,参考比较法,对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制度设计、法律解释和使用中的具体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书中收录的论文综合运用了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和民法、行政法、国际法、国际私法等部门法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知识产权法律解释和使用中的问题,对法律学习、学术研究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钟瑛琦,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