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法律书屋 >正文

书单书评|我读276:书单 | 农村土地法治

发布日期:2024/7/27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土地承包经营权  #乡村土地法制  #三权分置

导语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制度,是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解决好土地问题,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本书单选取三本有关农村土地法治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入法、入典过程中涉及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内容

1.《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

                                         作者:刘云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刘云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广州市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不动产法研究》主编。

本书从历史背景、理论困境、改革路向、路径探索、行为特征、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在解析现行地权结构历史成因与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价值与逻辑两方面论证了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等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传统中国有益的土地立法资源以及国外自近代以来的土地立法经验,设计了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制的基本法律制度并提出具体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


2.《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

                                          作者:高圣平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高圣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两权”分离的农地产权结构无法反映目前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情形之下,“三权”分置渐趋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下农地产权结构调整的主流经济思想。本书坚持立法论和解释论并举的研究路径,形成了关于农地“三权”分置法律话语的表达体系;对妥当定性与定位农地“三权”以及处理“三权”关系之难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架构。本书在充分考量农地“三权”分置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关注实践问题,回应实践需求,满足实践需要,引领实践创新;书中关于农地信托流转的法律构造和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地金融化等问题的研究,均具有独到有效的实践指导性。


3.《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实现机制研究》

                                          作者:房绍坤等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房绍坤,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杰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在农地“三权分置”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如何实现,直接影响承包农户、土地流转各方的切身利益。本书全面分析了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政策与法律内涵,就“三权分置”中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针对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理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对于解决实务难题具有借鉴意义;针对“三权分置”的制度核心——“放活土地经营权”,从实现路径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实施方案,对于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张延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