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 《美国证券欺诈经典案例: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
作者:施天涛 周伦军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施天涛,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周伦军,现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无论是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欺诈始终是摆在立法者与监管者面前的重大难题。本书选取了十几个美国证券欺诈的典型判例进行编译,主要涉及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这两种最普遍的证券欺诈情形。其中着重考虑了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重大性、主观故意与因果关系等要件,高度重视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并结合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适当关注了集团诉讼。本书案例不仅为我国反证券欺诈立法和司法提供了比较法资料,而且对本领域学术研究、实务工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2.《规训资本市场——证券违法行为处罚研究(2016)》
作者:彭冰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彭冰,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中国,中国证监会的处罚是打击证券违法行为最重要的力量。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从“重发展”进入“促规范”的时代,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设立专门课题组,在《规训资本市场——证券违法行为处罚研究(2016)》一书中通过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典型证券违法案例进行评析,以研究中国证监会对各类证券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及处罚尺度。本书在为业界行为提供规范标准的同时,也为证券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3.《证券虚假陈述民事案件裁判规则研究》
作者:杨旭 何积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杨旭,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
何积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上海松江区人民法院。
信息是证券市场的核心要素,虚假陈述行为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还给投资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打击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建立至今,已积累了一批案件,对此有必要加以梳理,总结规律与趋势。本书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搜集、整理审判数据,聚焦庭审焦点与舆论热点,深入剖析争议焦点,以提出可行对策方案。本书可以为证券欺诈民事案件的审理法官、办案律师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以为相关研究与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赵超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